哈尔滨弘道跆拳道 哈尔滨弘道跆拳道馆

诚忠跆拳道 0

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哈尔滨弘道跆拳道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哈尔滨弘道跆拳道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
一些老人言:“小儿兴,必有祸!”这句话对吗?你怎么看?

这句话肯定是片面的,但有一定道理。

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,必先苦其心志,劳其筋骨,饿其体肤...为什么会这样呢?因为人的成长需要学习。可是有些道理,只在挫折中才能学到。一个孩子,如果从小一帆风顺,没经历过挫折。这部分道理,他就不懂。

当他成人,一旦遇到挫折,很可能会想不开,走极端。也可能遇到挫折,就陷入迷茫。然后人生从此再也爬不起来。举个例子,北科大某学生跳楼了。真事,原因就是他发现,自己从小暗恋的女生,不喜欢他。就这么点事。

怎么说呢,挫折教育,就像疫苗,一定要提前打。小时候,孩子遇到挫折也不会想不开,而且小孩子能有多大挫折,无非就是学习偶尔不好,打个架,失个恋。家长有能力帮他走出来。

可成年后,再遇到挫折,家长可就不一定能摆平了。全靠他自己,难免会走极端或者一直陷入迷茫中,失去自我。

总之,小儿兴,必有祸。主要是提醒家长,一定要注意挫折教育,不能完全放手,也不能完全不放手。这有一个度,自己把握。

朋友感谢邀请!

我就纳了闷了,你们从多老的老人那里套环来这样的老人言!

老年人自古就是爱儿孙,对谁家的小孩子也不会出恶言。人起码的道德和良心,不会诅咒:小儿兴,必有祸!

这不是迷信,这也不是老人言!

这是对大人不满,诅咒人家的儿孙!

朋友,自己没有明白的问题多想想,这样的老人言不应该再往下传!

做人一定要留口德,没有口德也就没有人品!

我是春韵刘姥姥:自己想发泄不要牵扯老年人!

2020.3.17.

李敬业是唐初名将李勣的孙子。李敬业善于骑射,胆略过人。然而,英国公李勣却叹道:将来败坏我们家的,一定是这个孩子。

难道真的是“小儿兴,必有祸”吗?

英国公设计杀李敬业

徐敬业十多岁时,就已经显露峥嵘,骑马射箭,样样精通。

但他的祖父李勣却觉得他会祸及家门,因此,一心想要杀了他。

一天,天朗气清,李勣带着李敬业去打猎,到了目的地,李勣就叫李敬业去树林把野兽驱赶出来。

等李敬业深入树林后,早有预谋的李勣竟然点起了火。火借风势,很快就把徐敬业包围了。

李敬业见火势蔓延,成燎原之势,知道根本跑不出去,当下杀了马匹,躲在马腹中。

李勣心情复杂,牵马静等大火熄灭。

良久,大火终于熄灭了,李勣正要返回,却见李敬业满身血污,安然归来!

李勣惊诧莫名,心中既高兴又悲哀。高兴的是李敬业年纪轻轻,却如此果敢机智;悲哀的是李敬业没有死,或许李家将来会有大祸。

李敬业不按常理出牌

李敬业出身显赫,所以有很多怀着各种目的的人与他结交。与此同时,李家家教森严,李勣又不太待见他,对他非常严厉。

特殊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教育,让他养成了目空一切又谦逊有礼的矛盾性格。

唐高宗时,很多贼寇据山为王,朝廷为此焦头烂额。

在各路势力推动下,朝廷任命李敬业为刺史,前去讨伐贼寇。说白了,讨伐贼寇就是镀金,一是几乎没有危险,失败了也不会责罚,二是如果杀了几个贼寇,有李家背景的加持,李敬业自然是大功一件。

但李敬业不按常理出牌。

出任刺史后,李敬问清贼寇的位置,不顾劝阻,只带了两个随从,就大摇大摆地进入贼窝。

更令人吃惊的是,李敬业竟然不费一兵一卒,就此瓦解贼寇,让贼寇自行散去。

李勣听说后,又是欢喜又是忧,说:“我从不这么冒险做事。然而将来败坏我们家的,一定是这个孩子。”

平心而论,李敬业单刀赴会这一招,着实让人眼前一亮。但谁敢说没沾英国公李勣的光呢?贼寇更多的是卖李勣的面子,而非李敬业的面子。

李敬业发动叛乱

弘道元年(683年),唐高宗李治驾崩,李显继位。但皇帝宝座还没坐热,就被武后废为庐陵王,流放均州。

这个时候,李敬业和两个兄弟都因受赃贬官。在扬州,李敬业碰上了同样被贬的唐之奇、骆宾王等人,几个心有愤懑的人聚在一起,越想越气,随即,一拍即合。

于是,以李敬业为首的几人,打着帮李显复位的旗帜,趁机起事于扬州。几十天的时间,竟然组织了十多万的兵马。

要知道,唐高宗李渊起兵之时,不过三万兵马,七年时间,就打下偌大的大唐江山。

随后,大才子骆宾王写下了那篇千古流传的《为李敬业讨武曌檄》,据说武则天看到这篇文章时,不怒反笑,笑骂“宰相之过,安失此人”。

对武则天而言,他真没把李敬业放在眼中。因为李敬业不仅没有携天下之势,直取洛阳,反而玩起了龟缩战术,妄想建造巢穴,先过把皇帝瘾。

如此这般,四面八方哪里会云集景从?反而人心离散。

是故,武则天任命李孝逸为扬州道大总管,领兵三十万,讨伐李敬业。志大才疏的李敬业的势力,不到一年时间,就被击溃。李敬业被部将王那相砍下头颅,向官军投降。

平定李敬业后,武则天下诏追削李敬业祖、父官爵,收回了李世民赐给他们的“李”姓,甚至还刨了李勣的坟。

讽刺的是,一辈子都为唐朝在边疆和“夷狄羌狄”作战的李勣,部分逃过一劫的血脉竟然“皆窜迹胡越”。

李敬业刚愎自用,一手好牌愣是被他打得稀巴烂。李勣一语成谶,果真是被李敬业败了家。

真的是小儿兴,必有祸吗?

蔡东藩评价李敬业:“徐敬业起兵扬州,苟能用魏思温之策,直指河洛,锐图匡复,即至兵败身亡,犹不失为唐室忠臣,乃始以失职生谋,继以营巢致覆,死不足惜......皆以一私字误之。”

回顾李敬业的一生,在他小的时候,也称得上一句少年英才,说他“小儿兴”也没毛病,但他的家族败在他手上,真不能说他是“小儿兴”从而“必有祸”。

细想一下,李敬业成也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和教育环境,败也是因为他的家庭背景教育环境。

徐敬业很聪明,加上出身好,自幼都泡在甜言蜜语中,说他“胆大”不如说他被捧得高,所以目空一切。徐敬业有小聪明,但称不上有谋略,因为他一生太过顺利,这导致他太过于相信自己,在关键时刻,没有采用魏思温“直指河洛”之策,最后落下个“叛乱”的罪名,还株连亲族。

为什么他的祖父李勣一定认定他会给自己的家族带来祸害呢?

因为李勣真有识人之明。

李勣一生经历战阵无数,他每次指挥行军作战时都审时度势,临敌应变时举止都合乎机宜。李勣与人一起谋划计策时,都有自己的判断,而且他知人善任,听到别人一点好的计谋,都会欣然接纳,大大有赏。

李勣正是看到徐敬业掩盖在光芒下的致命缺点,才做出这个判断。毕竟虎毒不食子,李勣第一次没得手后,再也下不去手。

同时,很多古人太相信那虚无缥缈的“命”,李勣杀徐敬业不成,认为这是“命该如此”,竟然就此对徐敬业放任不管。此后,李敬业听到的都是他想听的,没人引导,放飞自我,捧得高,自然摔得重。

“小儿兴,必有祸”有它一定的道理。如果小时候过于顽劣,疏于管教,大了恐怕会引来祸端。

但如果都像李勣一般,把责任都推给“命运”,对嫡孙徐敬业放任不管,那就毫无道理可言。因为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,更需要的是关怀和引导,才能走在正确的道路上。

在我看来,这句话更多的是告诫我们,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,家长要松弛有度,适当给他一些出错的机会,让他在错误中总结成败得失,才是正确的引导方式。与此同时,家长也要以身作则,以道德传家,才能让一个家族更加长久。
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哈尔滨弘道跆拳道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哈尔滨弘道跆拳道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